颈椎病

首页 » 常识 » 常识 » 名医话临床何任提纲挈领说中医妇科名
TUhjnbcbe - 2021/12/28 20:59:00
白癜风治疗的医院 https://baike.baidu.com/item/%E5%8C%97%E4%BA%AC%E4%B8%AD%E7%A7%91%E7%99%BD%E7%99%9C%E9%A3%8E%E5%8C%BB%E9%99%A2/9728824?fr=aladdin

妇科各病之心得经验

妇女疾病,多于男子,其因不外男子诸疾妇女亦见,而经、带、胎、产数端,则多于男子。盖妇女以生理、病理之异于男子,故无论于诊断、治疗、主方、遣药乃至预防均应别有处理之法。

余读书、临诊之际,每遇有关妇科之认识、体会,均随所见而记录之。今略事整理,观其内容,虽亦可条陈前后,然琐碎片断,颇难周全,爰记一得之见,名曰“妇科纪略”。

1、妇科之沿革

《史记●扁鹊仓公列传》有“带下医”之记载,在此以前,惟《诗经》中有“芦茹”(青草)、“擢”(益母草)等名称,但均不能视为妇科述作。至《索问》、《灵枢》,始较系统总结秦汉以前医学经验,于妇女则阐述其生长、发育、盛衰之过程。约略言之:《素问●上古天真论》已认识到“肾气”、“天癸”于促进生殖功能中之重要作用。《素问●评热病论》、《素问●阴阳别论》、《素问●痿论》提到有关月经病之病因、病理,如“不月”、“崩漏”等。《素问●平人气象论》及《素问●腹中论》、《素问●六元正纪夫论》则有妊娠诊断及妊娠用药之原则的记述,并提出了第一张妇科方“四乌鲗骨—藘茹丸”。《素问●奇病论》记述了妊娠疾病及因孕而影响母疾之认识等。

汉●张仲景著《金匮要略》,乃为中医妇科疾病分类之开端。列举“妇人妊娠”、“妇女产后病”、“妇人杂病”三篇,阐述有关妊娠之诊断,妊娠病、产后病、月经病、妇人杂病之病因病机,并列妇科用方35首。晋●王叔和之《脉经》虽以论脉为主体,但亦据张仲景《伤寒论》、《金匿要略》理论,提出妇女月经之“居经”、“避年”现象。隋●巢元方《诸病源候论》中论妇人病较为简要,有论而无方,然对月经病、崩漏、带下、妊娠、产难、产后、杂病之病因病机均有述及。至于唐●孙思邈之《千金要方》则有妇人病专论3卷,内容包括求子、妊娠、恶阻、养胎、产难、逆生、下乳及妇人杂病、月水、赤白带下、崩中漏下等治方,收集丰富。王焘著《外台秘要》亦有妇人方,并收集民间堕胎、断产方附集于后,至唐咎殷著《经效产宝》,为现存最早之产科专著。

以上各著述,或于内、外各科中论及妇科,或偏重于论胎产。而概论妇科各病者,始于宋●陈自明《妇人大全良方》,是书承袭前代医家学说,博采诸善,附以家传验方,为后世妇产科奠定了基础。金元诸大家,多于各自著作中论及妇科理论与诊治,如刘河间阐论:女子不月,先泻心火,血自下。朱丹溪主张胎前调治,应清热养血,产后有病,宜先固正气等。李东垣则以“风伤脾胃,百病由生”之观点,以补土益气,升阳摄血,除湿等法广泛用于妇科病。至明代《万氏女科》、《证治准绳●女科》、《济阴纳目》、《景岳全书●妇人规》以及清之《达生篇》均有其各自价值。清编纂之《医宗金鉴》,其“妇科心法要诀”将妇科疾病比较完整地加以收集,各门各诀,先出歌诀,后加注释,便于记诵。其后颇为闻名之妇科佳著,当推《傅青主女科》,其立论定方,均不落古人窠臼,用药纯和,无一峻品,辨证详明,易于了解。对后世妇科临床,影响深远。

清末以后,妇科专书亦时有问世者。解放后,妇科著作及妇科验案亦有较大发展。不仅在理论上,而且在临床研究、中西医结合等各方面都有较大贡献。

2、妇科之诊断

妇科之诊断,与其化各科大致相同。望、闻、问、切四诊参合进行。然妇女又有经、带、胎、产之特殊,故运用四诊尤须细致周详。当前诊治妇科病,必触诊、按诊以及现代医学有关化验亦宜合而参之。

余于妇科之诊断,四诊之中尤以问、切两诊更为注意,问诊之于月经史、婚孕产史均须逐一询明。然后及于月经有无紊乱、闭停,月经量之多少、色、质,行经前后全身、胸腹之感觉,疼痛与否,平时带下,经前经后带下之量,性质之清、浊、腥、秽,下腹部之感觉,有无肿块。乃至饮食、大小便。余尝读《冷庐医话》卷二谓:“……《问法要略》一篇,语约而意详,胜于张景岳之十问;备誌于此,……临病问便,慎之至也,问男女老幼,……得病何日?受病何从?饮食便利?情怀劳逸?今昔何如?曾服何药?日夜起居。……问妇女月水、有孕果动否?寡妇窒女气血凝滞,两尺多滑,非胎也……。”颇有助于妇科问诊也。至于切脉,余诊妇女,常注意尺脉。以月经脉候论之:尺脉滑,反映血气实,常见为经脉不利;微弱者,多为少血;微涩者多闭经脉来弦劲;若问诊得知少腹痛则月经多不利;若弦劲而偶有断续之势,则不仅少腹痛,且有痛引腰胁乳胸之症状。胎前脉候,经停二三月,脉形滑数,尺中按之不绝,多为妊娠。配合检尿,常能一致。产后之脉,大都以缓滑、沉、小为宜,尤以新产妇人多见,实、大、弦、急、坚、牢等均非产后正常脉象。带下脉候,若兼症少或无,脉虚而迟者,其证轻,数而实者,其证重。常下而经行量多如崩者,常见脉浮动。

在望诊中,面部色泽之变化,常反映脏腑气血之盛衰。望舌之中,舌质鲜红为血热,淡红为血虚。唇色青紫为寒凝血瘀,多见于癥瘕等证。闻诊则与内科近同。

3、有关妇科中药论述

治疗妇科疾病与治疗内、外各科疾病一样均应有指寻思想和理论依据。从妇女之生理、病理、诊断、用药,前代医学家通过实践多有记述。

《素问●上古天真论》谓:“女子七岁,肾气盛,齿更发长。二七而天癸至,任脉通,太冲脉盛。月事以时下,故有于。三七,肾气平均,故真牙生而长极。四七,筋骨坚,发长极,身体盛壮。五七,阳明脉衰,面始焦,发始堕。六七,三阳脉衰于上,面皆焦,发始白。七七,经脉虚,太冲脉衰少,天癸竭,地道不通,故形坏而无子也。”此段记载,对女子之生理情况、体质进程、发育较早、衰老较早之所以异于男子,均有全面之论述。

《素问●骨空论》谓:“经脉为病,男子内结为病女子带下瘕聚,冲脉为病,递气里急。督脉为病。脊强反折。督脉者,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,女子入系廷孔,其孔,溺孔之端也,其络阴器会篡间。绕篡后,……其男子循茎大至篡,与女子等;……此生病……其女子不孕,癃痔遗溺嗌干,督脉生病治督脉,治在骨上,甚者在膀下营。”此段说明女子某些疾患系由于督脉病变所致。阐述妇女病与冲、任、督、带关系密切以及各所生病之大体症状。

《素问●六元正纪大论》阐述孕妇患病之治疗原则。谓:“妇人重身,*之何如?歧伯曰:有故无殒,亦无殒也。”指出有孕而应用之药,既不伤胎,亦不伤害母体。

《素问●阴阳别论》谓:“二阳之病发心脾,有不得隐曲,女子不月。”讲明了妇女二阳(指阳明胃与大肠)病,乃系精神抑郁,难言之隐不得解脱影响所致而心气被抑,不能中焦受气取汁化而为血,因而月经闭止。

《素问●评热病论篇》论述由于水气上逆迫肺,心气不得下通而致之月经不行。谓:“月事不来者,胞脉闭也。胞脉者,属心而络于胞中。今气上迫肺,心气不得下通,故月事不来也。”

《素问●腹中论》谓“何以知怀子之且生也,岐伯曰:身有病而无邪脉也”,阐明妇人怀孕且生产,身体似有病而未有病脉之情况。

《灵枢●水胀》还论述石瘕之原因、症状特征和治法,谓:“石瘕何如?岐伯曰:石瘕生于胞中,寒气客于子门,子门闭塞,气不得通,恶血当泻不泻,衃以留止,日以益大,状如怀子,月事不以时下,皆生于女子,可导而下。”

张仲景于《金匮要略》妇人三篇中探讨妇科诊治原理为妇科之重要参考。例如《金匮要略●妇人产后病脉证治》曰“新产妇人有三病,一者病痉,二者病郁胃,三者大便难,何谓也?师曰:新产血虚,多汗出,喜中风,故令病痉;亡血复汗,寒多,故令郁胃、亡津液,胃燥,故大便难”,为治产后病提出切实教益。又如《妇人杂病脉证主治》指出:“妇人之病,因虚、积湿、结气,为诸经水断绝……”。均为继承和充实《内经》之有益见解。

以上举例均为《内经》、《金匮要略》中有关妇科之论述,后世对妇科有指导意义之论述亦复不少,都应视为诊治妇科病之有益参考。

4、妇科病辨治常法

治疗妇科诸病,除药物以外,尚有针刺、导引、按跷、摩膏等法。治疗妇科疾病一如其他科,必须根据“治病必求于本”这一总则,运用四诊细做诊断,辨证处理。

一般导致妇科疾病之有关机制,往往为气血失调,脏腑功能失职,经脉损伤,尤以冲任损伤为主。据此而先分解出虚、实、寒、热。虚者则分气虚(面色无华、倦乏、晕眩、心悸、多汗、尿色混浊、经量多或淋漓不净,舌淡,脉虚);血虚(面色萎*、眩、悸、唇色发白,月经后期、量少、色淡或闭经,舌淡红,脉细弱);肝肾虚损(面色不华、眼眶黯、神乏、腰膝软、夜尿多、眩晕,经量或多或少、色鲜,舌暗,脉沉细尺弱)。实者则多为气滞血瘀(面色暗,精神抑郁,易怒,胸胁胀腹痛,便秘,口苦,月经先后无定,经前腹痛胀,拒按,色暗如瘀或闭经,舌黯有瘀点,脉弦)。热者,则分实热(面红、唇干、口苦、舌红、烦躁、大便闭、小溲*、月经先期、量多色深、带下*稠臭秽、舌红苔*、脉数);夹湿(面色滞、倦怠、腹胀痛、溲短赤或排尿疼痛、经量多、带下*稠臭秽、阴痒、苔厚腻、脉滑数或弦数);虚热(颜面潮红、手足心热、口干、日晡潮热、夜寐不安、月经先期或多或少、淋漓、赤带、舌有裂苔少,脉虚数无力)。寒者则以虚寒为主(面苍白、畏冷、小腹冷痛、口淡、腰酸如折、月经后期、量少、色淡、带下清稀、气腥)。大体上作虚、实、寒、热之辨证。治法大略:

一为调气血,调气血为治疗妇科病之主要方法之一,气为血之帅,由于气血失调而致疾病最多。如气虚、气郁、气滞、血虚、血热、血寒、血瘀。故气血调则五脏安和,经脉通畅,冲任充盛,诸疾自愈,调气血宜用行气、补气、补血、凉血、活血、祛瘀血等法。

二为和脾胃,脾为后天之本,生化之源,脾胃功能失调,影响气血之正常生化。导致冲任损伤则诸疾由生。脾胃有脾虚、脾摄、胃热、胃寒等。故健脾胃之法,亦据情而施,如健脾胃、渗水湿、降逆和胃等。

三为理肝肾,肝主疏泄,肾主封藏,互为资生。肾为先天之本,肝肾经脉与冲任关系直接。多种妇科疾病,常因肝气郁结,肾气虚亏所致。而常见者有肝气郁结、肝阴不足、肾阴虚、肾阳虚或阴阳俱虚。故用舒肝解郁、养肝和肝、养肾阴、温肾阳等法。肝肾得养,冲任亦得以调益。

以上为一般妇科病之辨证和治法通常原则。

5、妇科病诊疗之体会

余于妇科治疗,除运用通常诸法外,体会如下:

一者治妇人诸症,总于诊断中注意月经情况,而于治疗中重视调经。宋高宗时太医陈沂曾谓:“女子经血宜行,一毫不可壅滞。既名月经,自应三旬一下,多则病,少则亦病。先期则病,后期则病,淋漓不止则病,瘀滞不通则病。故治妇人之病,总以调经为第一”,“凡治妇女之疾,先须调经”(见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)。此说深合吾心。验诸实践,凡月经不调者,则癥瘕痃癖,肿胀烦满,骨蒸劳瘵,诸症由此而生。但先调经,同时治疗诸疾,常能事半功倍。

二者诊治妇科病,必通晓奇经之理。奇经八脉为十二经脉以外之任、督、冲、带、阴跷、阳跷、阴维、阳维。奇经具有联系十二经、调节气血之作用。余意以为妇科之经、淋、带、崩漏、产后各证均与八脉有关。叶天士曾谓:“八脉隶于肝肾,一身纲维。八脉乏束固之司,阴弱内热,阳微外寒矣。”正经犹沟渠,奇经犹湖释。比如雨降沟盈,滥于湖泽。而正经病久,延及奇经。妇科疑难之疾,常为病久入络,气血消耗,渠枯泽竭也。余治经行如崩久不愈者,常用补奇经而收显效。此治妇科之不可不知者也。

三者为治妇科应重视和气。妇科诸疾与气血关系至密,而于气尤为重要。妇人多气者,情不能舒,怃思忿怒,肝火时动。朱丹溪所谓;“血气冲和,万病不生,一有抑郁,诸病生焉。”气郁血滞则经不调,胎孕不安,产后腹痛,神情抑郁诸症均现。盖七情所生之气,反为元气之害。和气则能使元气复而脏腑功能正常。故治妇科病,调气血中必重和气,而疏肝、理脾亦参酌在其中也。

好消息!好消息!好消息!

抖音开始看中医专题讲座啦!

抖音号:

从伤寒到温病,再到各科临床慢慢开始上架,期待你的

1
查看完整版本: 名医话临床何任提纲挈领说中医妇科名